CANBI 教室

我們先談談背痛。背痛的產生往往與脊骨有關,毛病可以是來自脊骨之間的間板、關節、脊骨神經、肌肉和靭帶。許多時背部肌肉的疼痛和抽搐現象其實祗不過是附帶徵狀,並不是導致背痛的真正原因。傳統的「被動護理」方法如熱敷、電療及按摩等只能針對有關的徵狀,發揮短暫的功效,治標不治本。事實上,假如背痛真的由背部肌肉引起,痛楚一般會在數日後自動消失。
脊椎的間板有吸收震盪的作用。但是隨著年齡增長,間板會出現乾枯現象,繼而產生裂痕,影響了原本能夠均勻地吸收震盪的功能。久而久之,間板會出現外凸和鬆脫,結果是圍繞間板四周組織的壓力不斷地增加,因而產生痛楚。倘若所產生的壓力影響到周邊的神經線,痛楚便會一直伸延至腳部。
雖然背痛極之常見,但很多人對一般的背痛仍然是一知半解,持有不少錯誤的觀念,以下便是一些例子:
- 根本沒有「間板滑脫」這回事。這個名詞實屬子虛烏有,因為間板不會像濕滑的肥皂一樣滑來滑去。不過,受傷會令間板出現裂痕甚至外凸;但較常見的成因是間板老化。假如裂縫太大,間板內的核心物質便可能被擠出來,形成一個「脫垂」間板。
- 在大多数的情况下,照X光对诊断普通的背痛并没有太大的帮助。一般来说,脊椎骨在我们20多岁的时候开始退化,而95%的人在50岁之后照X光都会发现脊骨退化的现像。
大多數的病例之中,頸痛及背痛並非源於一次偶然的意外,而是脊骨長期不斷勞損或負荷過重的結果。即使你可以指出痛楚是源於某次意外,那也不過是導火線。冰封三尺,非一日之寒。
要了解承受沉重負荷對脊骨的影響,試伸出左手的拇指,再用右手把拇指向後屈曲直至拇指的底部感到酸痛,這個關節正承受過重的負荷,如關節長時間承受不過量的壓力便會形成痛楚。
最常見的背痛 (且稱之為第一類背痛) 源於間板受損,痛楚主要集中在臀部和腰部。有時候,一條腿或雙腿也會感到疼痛;但最痛的地方始終是背部及臀部。
彎腰向前會令痛楚加劇,尤其是長期保持這種姿勢或不斷重覆這個動作。假如你患上第一類背痛,當你彎腰刷牙、穿襪、剪腳甲或從球洞檢回哥爾夫球的時候,你都會感到劇痛難當。長時間坐著亦會感到異常疼痛。抱膝運動和仰臥起坐亦會令到痛楚惡化。挺直身體、向後彎腰、四處走動和躺下來一般都能減輕痛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