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ANBI 教室

跑者膝,又稱髕骨髌腳疼痛症候群(PFPS),對於需要不斷活動膝蓋的人來說,是一個相當普遍的問題。跑者膝有許多成因,如肌肉不平衡、力學問題或過度使用。這個帖子將揭示有關跑者膝的迷思,助您更深入了解和應對這種情況。

迷思一:跑者膝只影響跑步者?

跑步者因膝蓋持續受到壓力,患上跑者膝的風險較高,但跑者膝不僅是跑步者的問題。任何進行反覆膝蓋運動的人,無論是步行、騎自行車、跳躍還是進行日常活動,都可能患上跑者膝。

相信不少人都曾有足踝向內翻(俗稱拗柴)而導致內側及外側韌帶拉傷的經歷。有人覺得扭傷很小事,不用看醫生也會自行痊癒;但有人扭傷後很長時間仍覺得足踝繃緊,經常隱隱作痛;亦有人受傷後感到足踝鬆弛,隨時會再扭傷。甚至很多人認為只要曾經扭傷過足踝,以後便會重複扭傷同一位置。到底這些普遍觀念是否正確呢?由我們以專業角度出發,與您一同找出正確答案。

首先,我們一起了解一下足踝關節扭傷後的組織癒合過程。扭傷後會經歷出血、發炎、增生、重塑四個階段。扭傷足踝後,組織會出血並發炎,然後組織纖維會經歷增生。這個時候增生的組織排列雜亂,形成所謂的「疤痕粘連」。雖然組織排列雜亂且不規則,但一般情況下,這些組織仍會在最後的重塑階段重新塑形,使受傷的足踝漸漸恢復正常。

我們先談談背痛。背痛的產生往往與脊骨有關,毛病可以是來自脊骨之間的間板、關節、脊骨神經、肌肉和靭帶。許多時背部肌肉的疼痛和抽搐現象其實祗不過是附帶徵狀,並不是導致背痛的真正原因。傳統的「被動護理」方法如熱敷、電療及按摩等只能針對有關的徵狀,發揮短暫的功效,治標不治本。事實上,假如背痛真的由背部肌肉引起,痛楚一般會在數日後自動消失。

脊椎的間板有吸收震盪的作用。但是隨著年齡增長,間板會出現乾枯現象,繼而產生裂痕,影響了原本能夠均勻地吸收震盪的功能。久而久之,間板會出現外凸和鬆脫,結果是圍繞間板四周組織的壓力不斷地增加,因而產生痛楚。倘若所產生的壓力影響到周邊的神經線,痛楚便會一直伸延至腳部。

雖然背痛極之常見,但很多人對一般的背痛仍然是一知半解,持有不少錯誤的觀念,以下便是一些例子:

  • 根本沒有「間板滑脫」這回事。這個名詞實屬子虛烏有,因為間板不會像濕滑的肥皂一樣滑來滑去。不過,受傷會令間板出現裂痕甚至外凸;但較常見的成因是間板老化。假如裂縫太大,間板內的核心物質便可能被擠出來,形成一個「脫垂」間板。
  • 在大多数的情况下,照X光对诊断普通的背痛并没有太大的帮助。一般来说,脊椎骨在我们20多岁的时候开始退化,而95%的人在50岁之后照X光都会发现脊骨退化的现像。

大多數的病例之中,頸痛及背痛並非源於一次偶然的意外,而是脊骨長期不斷勞損或負荷過重的結果。即使你可以指出痛楚是源於某次意外,那也不過是導火線。冰封三尺,非一日之寒。

要了解承受沉重負荷對脊骨的影響,試伸出左手的拇指,再用右手把拇指向後屈曲直至拇指的底部感到酸痛,這個關節正承受過重的負荷,如關節長時間承受不過量的壓力便會形成痛楚。

最常見的背痛 (且稱之為第一類背痛) 源於間板受損,痛楚主要集中在臀部和腰部。有時候,一條腿或雙腿也會感到疼痛;但最痛的地方始終是背部及臀部。

彎腰向前會令痛楚加劇,尤其是長期保持這種姿勢或不斷重覆這個動作。假如你患上第一類背痛,當你彎腰刷牙、穿襪、剪腳甲或從球洞檢回哥爾夫球的時候,你都會感到劇痛難當。長時間坐著亦會感到異常疼痛。抱膝運動和仰臥起坐亦會令到痛楚惡化。挺直身體、向後彎腰、四處走動和躺下來一般都能減輕痛楚。